连日来,广东省、深圳市相继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呼吁市民提高警惕、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有效阻断蚊媒传播链。
与我们相对熟悉的蚊媒传染病——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这个名字相对陌生。但其实这个病之前也有,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近两年,国际间人员流动增多,传播风险就大了些。
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由于染病者严重时,会痛得弯腰走路。这种屈曲身体的样子,在非洲语中叫“基孔肯雅”,这也是这个病名的由来。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基孔肯雅病毒不会人传人,而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这种蚊子是广东地区常见的伊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蚊子”,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典型三大病症:热-疹-痛
当蚊子叮咬病人时,病毒进入蚊子体内;然后,蚊子叮咬下一个人时,顺便传播病毒。
当人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在体内潜伏期通常为3天至7天(最短1天,最长可达12天),随后可能突然发病,出现典型的“热-疹-痛”三联征。此外,还可能伴随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
热:一般会持续1-7天,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
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
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远端小关节,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通常1-3周缓解,部分病例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
一旦染病了该如何处理?
基孔肯雅热患者多数症状较轻,病程1至2周后可自行恢复。目前,广东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处理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
一是退烧、降体温,好好休息;
二是别乱抓乱挠发痒部位;
三是遵医嘱服药止痛药物。
目前,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没有特效药,要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它们会增加出血风险。
因此,一旦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早期对症治疗,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医生建议发病期患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尽量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可以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过量进食同时确保食材新鲜、煮熟煮透,避免生冷食物
灭蚊!灭蚊!灭蚊!
基孔肯雅热不会人传人,因此,灭蚊就是最有效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
家家户户行动起来,一起防蚊灭蚊,才能彻底断绝基孔肯雅热的后路。深圳疾控部门建议,市民可从这三方面着手:
一是灭成蚊 ,蚊香、电蚊拍、防蚊喷雾要备好,卫生死角要处理,没有蚊虫的叮咬就没有此类病毒的传播。
二是清积水,蚊子最爱在水中产卵,过不了几天,大花蚊子就会成群结队从水里飞出来咬人。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源头上铲除这些蚊虫孳生的窝点。
市民要把瓶瓶罐罐、花盘底下的水全清干净,轮胎里的积水也别放过,倒不掉,给水加个盖也成。室内水生植物3至5天换水一次,储水容器要加盖,没有蚊虫孳生地就可以大大减少蚊虫的叮咬。
三是防叮咬,个人防护要做好。出门穿浅色长衣长裤,户外树荫草丛少逗留,家里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
深圳这些区域伊蚊密度偏高,更要提高警惕
7月26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7月上半月(1日-15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
在全市设置的434个监测点中,不合格的有247个,占了56.91%。
不合格的监测点中:
· 高密度有21个
· 中密度有52个
盈立证券-炒股怎么加杠杆-配资短线炒股-正规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