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猫肉是一种很常见的食材。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越南人一年要吃掉100万只猫。但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吃牛肉、羊肉、狗肉,却几乎没有人敢吃猫肉,这到底是在害怕什么呢?
其实,越南人喜欢吃猫肉,和他们的历史背景有关。越南在越战时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不够。而流浪猫随处可见,也容易捕捉,所以就成了当时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而战争结束后,这种饮食习惯被保留下来,还发展出了专门的新吃法。比如,“烤猫肉”、“猫肉火锅”,甚至有人认为猫肉“温补”,适合当地湿热的气候,能“祛湿”。
根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调查报告,越南人每年吃掉的猫,数量高达100万只,其中70%是流浪猫,20%是被偷盗的宠物猫,只有10%是人工养殖的。这些猫,大多是通过非法渠道流通的。
展开剩余65%在越南的一些传统市场,猫肉的价格通常是每公斤30-40万越南盾,比猪肉贵一倍,算是“中等食材”,不是普通家庭日常吃的肉类。
不过,近几年情况在变。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宠物猫饲养率从2010年的1%,上升到了2023年的8%,很多年轻人开始反对吃猫肉。2023年,越南猫肉消费量比2010年下降了30%。在一些大城市,已经很少能看到公开卖猫肉的摊贩,更多是转到了地下流通。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都不敢猫肉?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在全球的流浪猫中,弓形虫感染率平均高达35%。其中,东南亚地区因为气候湿热,感染率更是高达40%。
弓形虫对普通人影响不大,但是免疫力低的人,感染后可能引发脑炎。而且,弓形虫的虫卵耐高温,普通烹饪很难完全杀死,吃了来源不明的猫肉,风险极高。
还有,中国没有正规的猫肉检疫标准。根据2020年,中国发布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明确列出了猪、牛、羊、鸡等可食用的畜禽,猫不在其中。这说明,猫不能作为“食用动物”进行屠宰检疫,正规市场里根本不允许卖猫肉。
再说了,猫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种可爱的宠物。有数据发现,中国宠物猫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只,平均每25个人就有1只宠物猫。很多家庭把猫当成“家人”,会给猫买衣服、看病、甚至办“生日会”,这种情感连接让大家很难接受“吃猫肉”。
此外,中国历史上也很少把猫当食材。在古代文献里,关于吃猫肉的记载非常少,反而有很多“猫有灵性”、“养猫捕鼠”的记录。比如,宋代的《东京梦华录》里,提到了各种肉类,却没提猫肉。
现在看来,中国人不是“不敢吃”猫肉,是权衡之后觉得“不值得”。因为,我们有安全的肉吃,犯不着冒健康风险,还伤了养宠物的人的感情。
发布于:江苏省盈立证券-炒股怎么加杠杆-配资短线炒股-正规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